近日,網友“@AdRa1n”在微博上發了一個房地產中介的價目表,顯示北京市五道口的房子10萬元每平方米。其實,這是北京海淀區五道口的學區房,37平方米預售價350萬元,均價為10萬元每平方米。
當年的開發商任志強感嘆道:“當年開盤價格才4000多元一平方米。”有網友戲稱五道口是“宇宙的中心”,“這下死了在北京買房的心了”。
而五道口能有如此天價房的出現,關鍵在于它的屬性——“學區房”。
“天價”但依然搶手
“宇宙的中心”能有如此天價房的出現,關鍵在于它的屬性——“學區房”。業內人士分析稱,五道口的房子漲勢迅猛,主要由于其是學區房,臨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根據北京市教委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招生采取“免試、就近原則”,各小學依據所劃服務片,首先接受片內學生,保證片內每個適齡兒童都能入學。但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現狀是,北京的教育資源、質量相差頗大。
法治周末記者隨機采訪數位家長發現,在他們的心目中,從幼升小、小升初、中考到高考,教育資源優質程度與難進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西城區、東城區、海淀區、朝陽區、石景山區、豐臺區,其中西城、東城、海淀乃是重中之重。
所以海淀學區房曝出10萬元天價也并非偶然。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海淀區學區房目前比較搶手的區域除了上述提到的五道口之外,就要數中關村附近了。
“這里小學入學家長爭奪最激烈的就是中關村一小、中關村三小的學區房了。”業內人士劉勇對法治周末記者透露,“這兩所名校附近的房子價格都在8萬元以上。”
劉勇說,想辦入學家長都要提前幾年就作準備。入學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提前3年落戶。“如果孩子6歲上學,那么至少在3歲時就要落戶在學區房了,這樣才有可能成功入學。”
記者走訪發現,中關村很多二手房源都是上世紀90年代前后的老房子,有20年至30年時間了,很多是單位分房,而非商品房。走訪當天,房產中介報給記者的價格是一居小戶型40平方米左右的,均價約每平方米9萬元;二居60平方米左右、三居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均價約每平方米8萬元。而這些價格近400萬元甚至400萬元以上的房源都是稀缺房源。
“不買的話可能轉眼就沒了。因為,有需求的有錢人不在少數。”一位房產經紀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這樣的高價位,想買都要‘找機會’,原因很簡單,雖然價格聽上去高得令人望而生畏,對于它的升值空間,還是毋庸置疑的。只要學校不搬走,學區房就會持續升值,即使拆遷,補償款也是按市場價走的。而且,如同整個北京房屋的價格走勢,一段時間的價格下跌之后,就是一段時間更明顯的上漲、反彈,學區房也是如此。”
現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是低迷時期,但這也是購買的機會,因為購房者還有還價的空間。如果是扎堆購房入學的高峰期,根本就別想討價還價了,該房產經紀人敦促道。
家長不愿輸在起跑線上
劉勇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購買學區房的前提下,落戶并不意味著孩子入學就一定成功。“有關部門會審核資料。因為名額有限,比如現在一些正在出售的中科院單位的住房,對于中科院職工的子弟是優先享有入學資格的,隨后才是購買其房屋落戶的孩子有資格被考慮。”
“按照每個班級30名學生計算,一個學校一年大約有300個招生名額,兩所學校大約600個名額。在售的二手學區房總共不到100套,所以購房者基本上能夠實現購房為孩子辦入學的初衷。”劉勇說。
“如果孩子進不了一個好學區或者好小學,可能就進不了好初中;進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家有學齡兒童的李女士一語道破了無數家長的心聲。她向法治周末記者直言,這就是家長擠破頭都要讓孩子進名校的原因——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法治周末記者找到的一個網友搜集的數據顯示,進入市重點,尤其是中學實驗班的孩子,大多來自“名小”,各“教育強區”的前20%的小學占據了名牌中學實驗班80%的生源。例如西城近50所小學,排在前十之后的小學,能進入市重點實驗班的學生少之又少。
2011年高考,超過600分以上考生比例,西城區繼續高居全市各區縣榜首,每3個600分以上考生就有一個來自西城。2012年,西城文理科一本上線率均居全市第一。最牛的北京四中,12人保送北大、清華,70名國際班畢業生100%進入美國排名前五十的大學,其中20人被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排名前五的美國高校錄取。
此外,如果一名小學生的學籍和戶籍,都不在西城、東城、海淀,意味著他小升初的時候,想要跨區報考好初中,還需來一場難度更高的“擇校大戰”。
“現在競爭那么激烈,一件事即使只有1%對孩子有用,家長都會搶著去做,更不用說這么重要的選擇小學。”一位家長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所以一所好的小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演變成“戰爭”的學區購房
很多家長表示,讓孩子上普通小學“不甘心”,但有能力買學區房的家長也畢竟有限。北京的幼升小、小升初早已演變成一場“戰爭”。
記者從爭相購買學區房的家長們處還聽聞眾多故事。有位父親,孩子剛出生,就為其購買了西三旗的學區房。還有一位母親,7年來,為了兒子上小學,從東六環外的通州,搬到了位于西三環外中關村三小的學區房“新紀元家園”。為了兒子上初中,又從這里,搬去了緊鄰人大附中西山分校的西山華府。據她回憶,新紀元家園,剛入手的時候,174平方米,花了153萬元,平均每平方米8793元,如今已經漲到每平米均價7萬元。而西山華府的房子,從2009到2010年,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從1.8萬元每平方米漲到了3萬元每平方米。
房產經紀人劉濤告訴記者,由于購買大戶型和小戶型學區房,進入名校的資格是一樣的,因此大量購房者都將購買需求鎖定在小戶型學區房上。由于小戶型學區房備受青睞,房源消耗較大,最近一套小戶型二手房就出現房主上市出售,就引來數家中介公司帶著客戶及定金現場搶房的情況。
“了解學區房晚了,現在很多名小學都有自己的土政策,要求落戶必須滿3年至5年,孩子的戶口要和父母的戶口在同一個戶口本上,恨不得一點毛病沒有,才能算學區房。”一位知情人對法治周末記者透露。
但是,購買學區房并非沒有風險。學區劃片采用的是彈性機制,這意味著,今年是學區房,明年則未必。另有傳言稱,為打擊房地產炒作,有關部門正醞釀學校有權拒絕一所住房十年內有兩個孩子在同一學校上學。
但無論多貴、多難以實現,都阻擋不住眾家長義無反顧的腳步。教育資源的失衡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調研報告,北京中小學因“擇校費”每年產生的收入在15億元左右,以最低70%的比例返還,初中階段的學校可掌控的收入在10億元以上。
所以,有網友建議:“要讓北京的房價降,那也簡單,現在主要是最好的學校集中于北京,只要政府規定無論是不是北京戶口都能享有平等入學的條件,北京的房價自然就會降下來了。”